督導挑戰和期許

陳傳國
督導姓名 陳傳國
督導年資
目前服務單位

接納每個獨特價值與自我限制 陳傳國

 

陳傳國

   每位爸媽都是當了爸媽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去當爸媽,社工督導也是。總是在當了社工督導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去當一位社工督導,而我們總是帶著自己曾經受督導的歷程去面對每一位社工。

   退伍的那一年是我剛踏入社工這條路上的開始,即使在學校吸收了很多社工的專業知識,但真正面對實務現場時,總覺得還是欠缺其專業性,還有很多學校所沒教的事,更需要自己摸索體會。社工督導制度立基於行政指引、專業教導和情感支持的角色去帶領社工員進行專業上的推展與情緒上的同理;對於一個剛進入社工領域的新手而言,督導無異就是溺水者眼中的浮木。可是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並沒有社工督導的存在;嚴格來說是真有其人,但空有虛位罷了。是的!我們機構設有督導,但是龐雜繁重的行政業務,讓督導根本無暇去執行本應要做的督導工作!我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之下,開始了我的社工之路。在擔任社工員的期間,我對於受督導的印象永遠都是「你先等等,我先處理這件事情!」然後就無疾而終,即使可以掌握住督導一點時間,而經常也是匆匆結束。

   國內的研究指出社會工作者成為一位社工督導者,「資深」是晉升為督導者的重要條件首要條件;而社工督導者以過去被督導經驗作為「誰來教我當督導」之重要來源。部分督導都經歷過如此歷程,或多或少總是帶著曾經受督導經驗中的缺憾肩負起督導的工作,然後不知不覺的代間傳承了上一代的缺憾並且學習內化成督導的模式,然後繼續造成其他社工受督導經驗的缺憾,造成一件令人惋惜的不良循環。

   督導者必須回顧並自覺地整理自己過往的受督導的經驗,透過專業省思不斷疏離、分化、檢視過往的不佳的受督導經驗,並且運用正向觀念與態度轉化成自我專業養成的歷程。對於社工專業的傳承,社工督導是很重要的角色,除了專業的帶領之外,每一位社工都有帶著自己的議題去處遇每一個個案,除了協助社工之外,督導更應該要帶領社工看見自我本身的限制;但是現實上緊湊的工作內容實在難以去細緻的觀照每一位社工的需求,總是淪於結果取向的個案指導,卻難以發掘每位社工獨特的自我價值。

   督導的角色總是承擔兩種彼此矛盾的期待,機構的管理階層與面對社工支持的功能。當社工向我表示他的個案紀錄無法如期完成,站在社工的立場,我必須要協助社工釐清問題的本質去逐步改進;但是站在機構的立場,緩步的成長空間無法立即回應的產出效率。在社工面對自我困難與效率的兩難時,督導也同時面對柔性與高壓的兩難。機構與社工對於督導的期待總是過於苛刻,期待督導必須十項全能,但是我更相信在機構、督導與社工之間的互動模式與關係是需要三方的經營,透過訊息的溝通與互相體諒才能聽到彼此的呼喚,才能達到共贏的局面。

   除了專業關係與能力的推展之外,更多是需要工作結構面上的改變。改變是需要很大的動力與推力,應該帶領社工在實務困境當中去撼動這個僵化的體系,只有當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如何值得被愛、自己的專業是有意義時,才會有內在能量展開行動改變。

   每位督導的風格各有不同,我對於我自己督導角色的期待是:用開放的心,體察彼此的差異,接納社工需求與獨特價值,同時也接納自己的限制。